剛過去的一周,忙於DIVEMASTER的訓練。這次是做潛水救援的助教。一年前上了這救援課程,繼後幾乎每次潛水,也在心裡重溫某些技巧。當然,重溫一次課堂最實際!
這課程的學員都是個子高大的瑞典男人,靠在一起時總覺得自己很渺小,一點也不起眼。但這絕不會令我的信心減少!畢竟大家也知道我只是初階的實習生。
與上星期的學員相比,他們是有經驗的潛水員,準備潛水設備的速度與細心程度也相當高。所以我也沒有甚麼特別的事需要幫忙。只是留意教練如何在旁指導,好好記入腦袋內。
最後一天出海,教練安排了兩個情景境難題,考驗學員的應變能力。我先生與另一資深DIVEMASTER出海扮失蹤,其中一人更是失去知覺。我在岸邊觀察,並向學員求救。他們當時剛吃完午餐,教練為引開他們的注意,刻意在遠處教他們繩結。我突然衝向他們,緊張地述說意外的經過,並不斷添加他們的壓力,說:快點快點呀!我老公生死未下呀!快點下水找回他們呀!
他們由穿潛水衣開始,到下水前最後檢查,動作頗迅速,還不時安慰我,並吩咐我盯著最後見失蹤者的位置,等救護車來……
我在岸上等了又等,看著電腦錶,似乎不太樂觀…… 失蹤人士在水底已經待了40分鐘!40分鐘在瑞典這樣的水溫,絕非樂事!過了不久,終於見氣泡湧上了!此時,海面的波浪開始大,學員仍需在海面進行拯救,確實考驗呢!事後檢討,原來他們的搜尋圈子太大了,一來繩子拉得太遠,二來其實可以只進行半圓搜索。不過,救援這事情,沒有對與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二次情境難題,我與先生雙雙出海,在海面待救援。我裝在水面昏迷,他則裝極度疲憊的樣子。教練發現有人在海面出事,大叫向學員求救!
他們拖我到岸上。作為有知覺的遇溺者,在海浪起伏不斷的環境下,被人工呼吸 (當然沒有真正碰到),真的很辛苦。我被抬上岸時,真的有點暈浪,其實已經變成真傷者!希望以後有角色扮演時,我不用做這角色吧!
作為合資格的救援員,對於自己的潛水設備、下水前檢查、四周環境等會加倍注意。此外,對於附近的潛水員,也會多了重意識,留意他們的行為舉動有沒有異樣,及其潛水設備是否安裝得正確。救援,不是只在意外發生後,更是在意外發生前,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