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十月初在南面的Kinsale 潛水後,與潛水似乎絕緣。對於潛水員來說,就連一個月也是很長的等待!剛過去的周末,是一年一度的愛爾蘭潛水展 (Dive Ireland Expo 2019)。
展覽的講座早上十時開始,由家出發,駕車兩小時才到小鎮Nenagh。雖早起床,但二人出奇的精神!看來大家都對於久違的「潛水活動」很雀躍呢!
我與 K 先生都在整個活動中得到一些啟發。
最大的得著當然與水底拍攝有關吧!(我是一個攝影初哥,所以任何知識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得著!)
第一個講者Barry McGill,專長是深潛拍沈船 (大戰沈沒的戰艦)。深海沒有光源,只能靠燈光照出色彩。他巧妙地把電筒放在沈船的低處或船艙內,照射的角度剛好突出沈船本身的神秘感。有時他得遷就其他潛水員的位置,甚至借助他們的電筒光源,令整幅圖畫更有生機!他也建議,可以用腳架輔助,避免手震影響相片質素。這樣的拍攝,技術之上,就是耐性的考驗了!
另一個十分有用的攝影技巧是Stitching (照片拼合)。沒有多餘的射燈,又沒有其他潛水員幫忙照射的話,自己在不同位置不同角色照射,把數張照片合成為一張,也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中場休息時,我與 K 先生討論,將來潛水要更有默契,甚麼時候應走到甚麼位置,以怎樣的燈光角度照射……
Paul Duxfield 的講座主題與前者有顯著分別,他主要在淺水地區拍攝。他說,掌握攝影的基礎後,不跟法規玩花式,才可拍得好,絕不能一開始便亂來!這有點像充著我來說的!哈哈!他用的相機跟我的一樣啊!大家都是用OLYMPUS Tough TG-5。如有閃燈的話,可以玩玩blurry的效果,那便不怕手震,或其他水中生物游得快而失去焦點了!(我與K先生的結論是:要買閃燈了!)

另一個講者Nick Blake 善用天然光線,十分強調日照時間與角度。 (相按此) 這位攝影師精於配合日射角度,此照片給人感動像是天音琴弦……
聽攝影師說,相中人是當地導遊,那刻正在四處尋找躲在暗處捕捉美景的攝影師!哈哈!
下面這張也不錯吧!是年前在 瑞典Smögen K先生拍的。

Damien McGuirk 也講得很好,他分享了關於構圖的部分。拍攝前,需要想清楚自己想表達甚麼,想展現甚麼在圖上。
“Don’t ask how to take, but why and what’s it about!"
心中有為何,便知如何。做人也是如此。
一直以來,我十分喜愛殺人鯨。其中有一個關於挪威殺人鯨的講座是由生態學家 Nick Pfeiffer 主講的。開始前,他用了些時間講述殺人鯨現正面臨的問題。牠們主要是吃Herring (鯡魚)。但由於過度捕魚,牠們沒有足夠食糧,被迫遷離本來的生態環境。在我旁邊的老伯也有感而發,說他在 SLIGO 長大,兒時在海邊不時看到殺人鯨的蹤影,不過近十年都沒有再看到了!
大家多留意海洋保育的資訊吧!
Nick 去年十一月與友人駕車由愛爾蘭北上挪威的Skjervøy,一個位於北緯70度的小鎮。聽他分享這夢幻旅程,我也心思思想要去!K先生說,我們40歲前一定會去到的!
除了水底攝影的講座外,我也參加了DIVING THE TITANIC的講座。講者Rory Golden當年受邀請參與鐵達尼的發掘工程 (看YOUTUBE片段)。這工程雖已是19年前,他這天的分享,仍恍惚就發生在昨天。其中他分享尋找遇難者物品的經過。一個盒被撈出水面後,大家都嗅到一種特別的香氣,原來盒內是一英國商人的香水樣板,本要帶去美國,尋找商機。小小的香水玻璃瓶竟抵得上如此大的水壓,經過百年的沈睡,那天重發氣色。聽Rory說,大家當時嗅到的,不止香水的氣味,更感受到鐵達尼的生機。整個發掘過程,長達八小時,過後,潛艇逐步駛遠,鐵達尼亦在光線中消失,繼續沈睡……
他的分享真的很感人!
講座中場休息時,當然要到會場的攤位看看吧!

來自愛爾蘭不同地區的潛水中心,甚至來自埃及和非洲的潛水旅行社也在場,就是沒有首都都柏林的潛水店蹤影。
在這裡搜來不少潛水好去處的資訊,回家得好好計劃一下了!
在會埸有兩間潛水中心專門教tech dive的,這下又重燃學Tech dive動力了!記得在瑞典時,學了IANTD的入門課,又買了些技術潛水的裝置,不能白白浪費呢!
回家後,再向K先生請教一些攝影知識,又上了一堂課了!他由基本的光圈、快門速度、ISO講起…… 上課中途,不專心的我望出窗外,竟下起雪來呢!難得的大雪啊!不如現在就出外實習吧!其餘的理論,之後再說吧!
第一次體會愛爾蘭的雪。雪頗大,但不見雪花,只有厚重的雪塊。落在頭上,片刻溶掉,頭髮都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