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誌

美國西岸自駕遊

自駕遊穿州過省,欣賞不同地貌美景。瀑布的氣勢、巨杉的宏偉、沙漠的浩瀚等,都不是筆墨所能形容......

聖誕旅行 – 美國西岸 

(San Francisco > Yosemite > Death Valley > Las Vegas > Fire State > San Anderas Fault > Monterey)

這是我與 K 先生第三個在美國過的聖誕節。

12月初來到三藩市,跟著地圖遊了市內大部分景點。三藩市的地形十分有趣,整個城似乎都是一座山頭,以前取名為「舊金山」確實很貼切。高高低低的街道,走得行人氣喘,車輛駛得也份外小心。

有一天,我在Google map上找到一個景點 “Tom & Jerry’s house”,不知是甚麼來的。反正那天沒事做,K 先生有工事在身,我便走到那裡看看。Tom & Jerry’s house位於民居範圍,路陡峭得過份,走得我都汗流浹背了。一邊走,一邊懷疑究竟google有沒有「老點」我。結果來到一間有趣的大屋……我從來沒有聖誕老人的童話幻想,但在這大屋門前,滿佈聖誕裝飾和大大小小的毛公仔,令我童心泛起,即使當日下著密密麻麻的小雨點,仍能自我陶醉好一會!

The Rock

Alcatraz Island (阿爾卡特拉斯島、監獄島或俗稱惡魔島) 是三藩市最值得去的地方。在島上遊覽時,不少電影 The Rock 的片段浮現眼前,不時與 K 先生聊電影情節。

The scenery on the cruise towards Alcatraz Island
Golden Gate Bridge and the Alcatraz Island 金門大橋與阿爾卡特拉斯島

這監獄收留的都是嚴重罪犯,守衛森嚴,真的逃不了。每天看著可望不可及的三藩市市中心,聽著遠處遠來的都市聲音,自由就是這麽接近,偏偏沒有機會再觸碰。這個觸不到的誘惑,是當年監犯最大的精神折磨。折磨監犯是當年獄卒最大宗旨。那個年頭,人道主義並不盛行,獄卒根本不當他們是正常人,更不會教化他們,讓他們出獄後,心理上可從新適應社會。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ell
Block A of the cell

聽著錄音導遊,在監倉內遊覽。當中描述了些監犯嘗試逃獄的事件和騷動。Alcatraz 作為一個離岸監獄,成功地防止任何人逃脫。每個嘗試逃獄的人,都是以死相搏。即使成功逃離獄卒的奪命追捕,跳了下海,也難逃海浪的洗劫。

其中有位嚴重罪犯在獄中不斷進修自己,有生之年等到出獄的日子,寫了一本書 “Alcatraz From Inside"。書中敍述他成長經過,抵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犯罪引誘,多次的被關入獄又成功逃獄,結果來到了他一生最大的惡夢之中。此書透過他的經歷,勸勉在罪惡邊緣的人,勿因一時貪念,把自己與可貴的自由隔絕。

我與 K 先生細遊小島,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欣賞島上的花草樹木,渡過了一個長長的下午。

漁人碼頭

三藩市的漁人碼頭是另一有名的景點。從 Alcatraz 回到碼頭,天仍未黑,我們便走到 pier 39 (K-Dock) 逛逛。這碼頭是海獅群的地盤。1989年,三藩市發生地震 (Loma Prieta earthquake)後,加洲海獅開始在這碼頭聚集。一開始只有10-50隻,後來發展得越來越多,最高時期是2009年,有1701隻海獅聚在這裡。附近的水域有不少鯡魚 (Herring) 供它們果腹;另外,避風港口提供安全的環境,避開大白鯊的獵殺,也是牠們安居繁殖得一大誘因。

海獅和海豹是我最鍾情的海洋生物。每次潛水時,得知該水域有海獅或海豹蹤跡,我也滿心期盼能在水中與牠們近距離接觸。

在浮板上的海獅們都擠在一起,懶洋洋的睡覺,時而抬頭搔癢。有些年少的海獅們十分好動活躍,在外圍嬉戲,互相追逐。

39碼頭上的海獅
他們總是把上半身抬得高高的,並非擺款(show off),為的只是多吸一點太陽的溫暖。

Golden Gate Bridge

Golden Gate Bridge也是很值得「打卡」(check in) 的景點。這橋給我的印象全都是來自電影,如Terminator GenisysThe Core等等。來到這座大橋,了解其歷史與建築設計,也開始欣賞它的美。生於現代的我們,或者不能理解這橋的顏色對當年的人來說,是一個超級前衛大膽的嘗試。當年的橋都是黑色或銀色,而Golden Gate Bridge 則是International orange (國際橘)。

三藩市經常低低籠罩著霧氣,所以這大橋的景觀常伴隨一片迷霧。這現象最常見於夏季。來自太平洋的向岸風,為三藩市帶來潮濕的空氣。向岸風溫度比陸地上空的溫度較高,兩者相遇時,較高氣溫的會向上升,而低氣溫的則下沈。空氣中的水點因為溫度低,達至露點的飽和狀態,形成霧。冬季也會出現這情況,不過沒有夏季那麼常見。我在三藩市的一星期,也遇著三天大霧的日子。

Golden Gate Bridge
這條大橋經常都被大霧籠罩,今天是難得的晴天!

China town

這裡華人數目實在不少,而當中大部分都是說廣東話的。走到 China town,廣東話由四方八面傳過來,加上繁體字的招牌,以及富有香港特色的海味鋪和茶餐廳林立在街道兩旁,我甚至懷疑自己身在香港了!

China Town 街景
1848年第一批華人遷移美國,同鄉的住在同一區,互相支援,以免被白人欺負。慢愎形成今日的China Town。這個小社區,對早期不懂英文、不適應外國生活的華人來說,簡直是他們的家!

Japan town

來到 Japan town,街道井井有條十分清潔。商場內的日本餐廳、精品店和文具店都給我「真」日本的感覺,真的很有衝動想飛到日本呢!(強調「真」日本,因為很多歐洲國家的日本店都不是日本人開的,賣的當然也不是日本製的)

除了以上景點,也去了 Streetcar Museum、Clarion Street (塗鴉街)、GLBT History Museum (同性戀歷史博物館)。 

住宿

在三藩市的一星期,我住在 Calista Organic Hotel (經這裡訂酒店,有額外回贈的)。這酒店不過不失,唯自己運氣不好,入住的數晚剛好遇著旁邊大街修路。每晚9時多便開始鑽地,一直到清晨。不間斷的噪音還伴隨震動,有時甚少感到床架也在震。有一晚凌晨,警鐘響起,酒店所有人緩緩走到大堂看過究竟。大部分旅客都換了衣服才下來,有的甚至背著背包。只有我與 K 先生身穿睡衣,甚麼也沒有帶便走下來。如果真的有火警,他們這樣慢條斯理的逃生,應該死得人多的了!最後一晚,我開始習慣在噪音環境睡覺了,他們終於完工,還我清靜的晚上。

在街上不時會遇到露宿者,他們露宿的架步十分有規模,似乎已經定居了!我住的這酒店的區域,露宿者不算多,而且也不會生事。訂酒店之前,記得上網查一下甚麼區域是罪案黑點呢!

 

國家公園自駕遊

在三藩市待了一星期,K 先生的學術會議完畢,我們租車展開自駕遊旅程,先向東走到 Yosemite National Park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留五天。然後走到 Death Valley(死亡谷),遊玩三天,再向拉斯維加斯進發。我們沒有多花時間在這“sin city”,直接到 Valley of Fire State Park 遊了一整天。回程路上,停經Bakersfield市鎮留宿休息,再經 San Anderas Fault (聖安德列斯斷層)。最後一站,在Marina留宿2晚,遊覽Monterey,並沿著名的1號公路遊覽海岸風光。(要是夏季來,每個國家公園需要預多一天時間!因為有些地方夏季才開放,這次去不了!)

*溫馨提示:內華達州的油價比加洲的較便宜!*

加洲自駕遊路線
加洲自駕遊路線

由三藩市往Yosemite 途中,經過 California State Mining & Mineral Museum,館內展示他們當年掘出並保存完好的珍貴的黃金,也講述有關淘金那段歷史……  

Yosemite 國家公園 – 輕鬆一天遊

12月的 Yosemite 比三藩市寒冷得多,初報到的第一天,冷帽頸巾手套不少得呢!第一天輕輕鬆鬆的在 Yosemite Valley 點到點的遊覽。Yosemite 瀑布、Bridalveil 瀑布、Half Dome (冬季封路不開放,只能遠觀)、El Capitan、Artist Point trail等等,都是在車路附近,十分方便遊客。(因為這麼方便,吸引太多人了!破壞了這片大自然的寧靜。)

Yosemite Fall 有上下兩部分,下段的路程短且易走,大多數遊客都會到此遊覽。至於上段的瀑布,需要走頗長的山路。走到氣喘了,終於來到景觀開揚的地方,大片森林在我腳下。我們沒有多停下來休息,因為冬天很快便日落,得繼續趕路。繼續往上走,越來越寒冷,地面也偶見雪積冰塊 (冰塊明顯是旁邊的陡坡掉下的,我們間中也聽見不遠處有小型雪崩的巨響)。因為路太滑了,我們沒有走到最頂最盡頭,反正走到與瀑布差不多高度,景觀也很吸引呢!

有時我真不明白其他人究竟怎麼想的!到國家公園不穿行山鞋,只穿著一雙鞋底沒有坑紋的普通Shopping鞋。他們不是只走普通的平坦山路,而是有冰覆蓋的山路呢!沒有合適的行山裝備,好不好自量一下!看著部分錯了裝備的人,一步一驚心的走,我真的有鼓衝動跟他們說:前面好危險呀!回程吧!

Upper Yosemite Fall
下午的陽光照在Yosemite瀑布上,反射出微微一道彩虹。
在山谷遠觀Yosemite 瀑布
整個山谷的景觀,隨意那個角度欣賞,也很不錯!

Sequoia (巨杉) 保育區 – Mariposa Grove

在 Yosemite Valley 以南36英里有 Sequoia (巨杉) 保育區,名為 Mariposa Grove。Sequoia (巨杉) 是世上罕有的古樹,只在加洲一小範圍生長。

我對樹木沒甚研究,去程時還笑言:我地會唔會認唔出Sequoia嫁?

由 Mariposa Grove Welcome Plaza 走到郊遊路徑的起點,大概2英里 (當天車路封了,要在 Welcome Plaza 走路進入保育區)。

Sequoia真的很高很大呢,站在它們面前,感到自己實在很渺小!抬頭望向樹頂,甚至看不到盡頭!古樹在人類文明以前便已在世上見證地球的變化。今天在這地方與我們共處的,大概已有2千年歷史。

它們有自身適應環境的能力,其厚厚的樹皮保護樹木不怕火燒。在火災過後,其他普通杉樹都燒毀了,只有 Sequoia 仍屹立不倒,沒有其他物種與之競爭,盡佔火災後的有利環境。曾經,Yosemite 管理當局的政策是逢火必滅。後來發現這做法令普通杉樹數量大增,不利 Sequoia 的生長。於是,當局決定保留土著的保育傳統,定期小規模的放火,限制普通杉樹的數目。而且,火後的灰燼可以化為肥料,供Sequoia吸收。

巨杉 Giant Sequoia - Bachelor and Three Graces
這四棵巨杉名為Bachelor and Three Graces。它們樹幹粗壯,直徑可超過5米。

 

巨杉的果實
每棵巨杉每年都會產400,000種子,在這果實的每粒種子只有燕麥片那樣細小。雖然種子量多,但必須要有完美比例的土壤水份、溫度及日照,才可發芽成樹。

Mirror Lake

冬季是 Yosemite 的乾旱季節,所以並非 Mirror Lake 最美的時候。雖然湖水水位很低,但仍足夠可以看到倒影。

Mirror Lake 遠足路段的入口處有一告示,內容大意是我們正進入 Mountain Lion (美洲獅) 的地盤,如遇到牠,千萬不要跑,也不要背對牠,應該盡量製造噪音、打開外套令自己看似身形大一點、在地上執起任何東西扔向牠,目的是嚇走牠。如以上各行動都不果,最壞的情況是,牠仍表現得具攻擊性,便要「還拖」 (fight back)。

看了這告示,都怕了。K先生似乎沒有甚麼感覺,仍專注於地圖上的路線,問:「你想行山路定行馬路呀?」我毫不猶豫的答:「當然行馬路啦!呢度有巴希拉呀 (小泰山的美洲獅) !」

作為一個國家公園,天天也有不少遊客在這經過,美洲獅應該也覺得煩擾,遠離大路。不過看了那告示,內心的陰影就是揮不去,邊走邊望向旁邊的樹林。K先生問:「其實你係咪想見到佢地嫁?」……我也不知道呢!

野生動物

公園內不時會見到關於野生動物的提示。Yosemite有黑熊出沒,所以公園範圍內所有垃圾箱都有扣,熊人沒有那麼聰明解扣找食物。所有人必須把食物封好,放在不顯眼的地方,以免吸引黑熊靠近。有熊人靠近,當然十分興奮,但這會擾亂牠們的生活習慣。而且管理員必須處決會主動接觸人類的熊人,所以為牠們著想,我也時時警覺,必須把食物藏好。

有一天,巧遇友人,他們分享這數天露營的經歷。駕著露營車旅行的體驗確實有趣!晚上,他們聽到 coyote (北美小狼) 的叫聲,看到黑熊的身影在車外走動。聰明的黑熊知道有人的地方必定有食物,所以總會鬼祟地深夜覓食。

Hetch Hetchy

Hetch Hetchy水庫地處偏遠,由 Valley 出發,需2小時車程。水庫並非這裡唯一的景點。沿著大霸的通道走,會穿過一條短短的隧道。隧道入口處剛好有積水,由內往外看,與外面綠草天空映照,形成美麗的圖畫。

Hetch Hetchy水庫旁,通往背後郊野公園的隧道
Hetch Hetchy水庫旁,通往背後優美景致的隧道。

穿過隧道,來到另一寧靜的郊區。遠足小徑的盡頭,是一個小小的瀑布,下流分出多個小瀑布。多在瀑布附近呼吸清新的空氣,吸入多一點正能量…

Vernal/Nevada Falls

最後一天,我們來到到Vernal/Nevada Falls。冬天的Yosemite,通往瀑布的最快捷的山路被封了。於是,我們只能走較長的一條山路。沿著山徑走,來到Vernal Fall的對面崖壁,從高處欣賞瀑布的澎湃。兜個小圈,走到瀑布上游的平台位置(一個超大盤石),從瀑布頂端欣賞流水湧下的畫面。由於氣溫低,瀑布底部都結了厚厚的冰層,只有流水衝察的位置仍有水流流動。

有一個地方,想去但無緣了…… Horsetail Fall (Fire Fall)ll)。在某一角度的陽光照射,瀑布會呈現成火焰的樣子。這一自然現象,只能在2月某些日子的日落才會出現。

(更多照片和故事,按此到facebook旅居人生專頁!)

Yosemite住宿:在Hotels.com訂了Red Bud Lodge ,可在套房內煮食。整個國家公園的網絡覆蓋有限,收費的wifi上網速度也很慢,可與外面世界隔絕一下。

Death Valley 

離開Yosemite前,得知部分公路因天氣變差而封了。我們前往Death Valley最近的三條公路也封了,唯有兜個大圈,繞到北面,走88公路。山路迂迴曲折,我開車的話,本來10小時的路程怕且會變雙倍!幸好K先生喜駛在彎彎曲曲的山路,我則喜駛在高速公路和小鎮,大家分工合作,當日傍晚抵達民宿。

往死亡谷的沿路風光
長長的旅途沒有只專注於里數上,沿路風光十分美,繞路也不枉的!

這是一家有趣的民宿。坐落在Death Valley 以東75英里 (真不習慣用美國的量度單位!),四周荒蕪,夜間還會傳來遠處的狼叫聲。屋前有一小池塘,養了雞、鴨、鵝和火雞。我們抵達時,這些家禽吵得很,特別是鵝。牠們把脖子伸得長長的,向著我們歇斯底里地叫囂。女主人罵牠們:Shit Up! 她跟我們說,這幾隻鵝特別不喜歡人類,但牠們只是虛張聲勢,即使咬人,也不會痛,沒有攻擊性的!

進入屋內不久,2隻狗知道有客人,也進來歡迎我們。牠們是這家人的守衛,因為牠們,Coyote一直都沒有走近獵食屋外的家禽。

民宿的火雞與聖誕樹
這大火雞深得主人的厚愛,女主人介紹牠時,抱著牠親了親。

由森林來到寸草不生的荒漠,Death Valley 的景觀與Yosemite差異甚大。這個荒漠面積十分大,由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需要1至2小時車程,所以建議每天出發前先入滿油。Death Valley 特別之處在於其熱與乾。掏金潮以前,除了土著外,沒有外人知道這個地方。第一批接觸這荒漠的人,被它的極端天氣嚇怕,因而取其命Death Valley。

冬天遊Death Valley似乎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天氣沒有那麼酷熱。這荒漠是全球最熱的地方,最高氣溫曾打破世界紀錄:攝氏56.6!不過即使是冬天來這裡,也必須準備充足的水 (2L)。有些路段,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短,只有2里,很快走完回程上車,但誰可擔保不會迷路,或行程因風景太美而延誤呢?

在Death Valley只逗留了三整天,行程怱怱的。每天早早出門,與日照競賽。到了Artist’s Drive、Badwater Basin、Dante’s View、Devil’s Golf Course, Harmony Borax Works, Zabriskie Point, Mesquite Flat Dunes, Ubehebe Crater, Ghost town (Rhyolite)、Wildrose Charcoal Kilns、Natural Bridge、Mosaic Canyon等等。

Rhyolite鬼城面貌
Rhyolite Ghost Town (鬼城) 是這裡最大的ghost town。淘金潮盛世,不少外來人口到這裡居住,建設小規模的城鎮,有酒店、銀行、歌劇院等。淘金潮過後,掘礦工人都離開,荒廢了這類的城鎮,因而命為鬼城。
Zabriskie Point 景觀
死亡谷一點也不死寂,三百萬年來,多次的洪水沖刷和地震,形成優美的地形。幼細的粉砂和火山灰被沖至這範圍的河谷底,慢慢擠壓變成厚厚的沈積物,形成眼前所見的粘土、砂岩和粉砂岩地貌。
Ubehebe Crater
研究火山的K先生又怎會錯過這個景點呢?這個火山口只有2000年歷史,是這裡最大的火山口來的。

(更多照片和故事,按此到facebook旅居人生專頁!)

Valley of Fire State Park (Nevada)

位於拉斯維加斯東北面50英里的Valley of Fire State Park,展現不少不同形態和顏色的地形與岩石。雖然與Death Valley一樣也是荒漠,但景觀也有很大分別。

跟著國家公園的地圖,大部份景點都是在車路附近。我們只有一天時間,所以沒有花太多時間走一小時以上的遠足路線。在Rainbow Vista,我們有幸遇到大角羊 (bighorn sheep)!在荒野中能夠遇上牠們,真的很興奮呢!

Fire State Park中的大角羊

這天天氣不似預期,多雲有雨,所以也沒太大期望。來到fire wave時,陽光終於出現,斜陽光照fire wave彩石上,更顯色彩!

 

日落前的Fire wave
這一帶的岩石,都是滿佈色彩的。上圖命為Fire wave。

有想過走到大峽谷 (Grand Canyon),不過由拉斯維加斯開車去,要四小時車程…… 考慮回程到三藩市的已有的里數,太遠了!唯有留待下一次吧!

San Andreas Fault (聖安德列斯斷層)

網上找不到最佳的位置看斷層,於是憑衛星地圖決定觀賞地點。我們在地圖先後定了位置,駕車到附近看過究竟……

每個讀地理,或對地殼移動稍有認識的人也應該會聽過這地方。聖安德列斯斷層長約1200公里,位於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洲板塊交界處,屬於transform fault ,即一系列沿著分離板塊邊界平行排列、把大洋中脊切割為不同塊段的一種大規模水平移動斷層。這是地球上地殼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

探訪聖安德列斯斷層的嘗試,是徹底失敗的。原因有3個:沒有四驅車、早前下過雨,以及泥沼地…

故事細節,一生難忘,不在此重提了!

不過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會:"Peopl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You can thank us by helping others in the future 🙂 “

那對不計較的夫婦,花了不少時間及精力,直到天都黑齊。我們都不好意思。慷慨的他們不接受任何報酬,說了這句說話,讓我十分感動!

這就像一個助人鏈,把人的關係可以拉得更近!

雖然為了這斷層,我們花了一整天時間都沒有結果,但卻令我們多了一種體會與反思。這天,沒有白費!

Satellite map of San Anderas Fault

Monterey & Marina

旅程最後一站是 Monterey & Marina。我們沿著1號公路遊車河,欣賞太平洋海浪和海邊侵蝕地貌。

1號公路較南的路段,有Elephant Seal (象鼻海豹)平台。我們為此專程多駛2小時南下。來到這有名的景點,停車位置幾乎擠滿,需要管理員來指揮交通。這裡的象鼻海豹每年的季節性遷徙都會到這沙灘,在岸上繁殖和休息。沙灘是象鼻海豹們活動範圍,即使人流再多,人類都只能在沙灘旁的平台上觀看,不會直接打擾牠們。

時值黃昏,斜陽照在沙灘上,金黃一片。大大小小象鼻海豹們在沙灘上休息。年少的象鼻海豹間中因碰撞而爭吵,爭吵不休令附近的母親開始感到煩厭時,也會介入調停。公象豹多是獨行夾,間中會挺起身子,發出像通水渠的聲音。原來牠們是在向其他公象鼻海豹宣示權威呢!細心觀察牠們的一舉一動的同時,其實牠們也在觀察我們。明明是閉目養神,間中會睜一隻眼看看我們人類,看一會,又合上眼睛。牠們喜歡用手潑沙粒到自己背上,可能是為降溫,也可能是為減壓。

我們走到沙灘的另一邊,原來那裡是媽媽育嬰天地呢!每隻象鼻海豹媽媽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分得開開的,旁邊都有一隻剛出世的寶寶。寶寶在媽媽旁邊,間中叫嚷著撒嬌,或者是要討奶吧!看著牠們笨笨的動作,也陶醉起來!媽媽生完寶寶,都沒有多動,都只是躺著休息,間中回應寶寶的撒嬌,間中潑沙在自己背上。太陽慢慢下沉,在太平洋的海面消失了,晚霞的餘暉很快也消失了。我們起程回民宿。途中經過Sanddollar beach,我們走到沙灘,在漆黑的天空下,伸手幾乎不見五指。我倆抬頭望向星空,密密麻麻的小星星在閃耀著,為我們在加洲最後一晚送上一點浪漫! (sand dollar 中文是沙錢,外形像錢幣,因而得其名。牠是海膽的親戚。由於擁有硬殼,自然界的天敵比較小,不過,被沖上沙灘或生活在淺水的sand dollar,由於外形可愛,有機會比人類拾起收藏…… ***** 請尊重每一生物,可觀賞,但別觸碰牠們吧!)

在Marina的日子,我在airbnb訂了一間超級舒適的民宿,民宿主人非常有禮好客,極力推介!Marina是一個十分寧靜的小鎮,我想,這會是我退休地方的選擇之一!哈哈!

 

***建議攜帶***

  1. 頭燈 (冬天日短夜長,在郊外地方最好有頭燈以備不時之需)
  2. 含濾水功能水樽 (加洲和內華達州的水喉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但當地人都不會直接喝……)
  3. 基本營養沖飲 (人在外,怎能確保每天吸收足夠營養?) 
  4. 纖維粉 / 益生菌 (有了這個便不用擔心便便問題了!)
  5. 免疫提升沖飲 (不幸有點著涼的話,每天早午晚空腹喝2蓋份量,便不會容易發病,可以專心旅行了!)
  6. 體力提升,秒速提神沖飲 – TURN UP (旅行期間,未必睡得足夠,而且舟車勞動,頗疲憊的。任何時候想要提神,一杯turn up即見效!還不含咖啡因呢!)
Isotonix基本營養組合包
含OPC-3、綜合維他命、維他命B群、鈣

香港朋友訂購可按此!

台灣朋友訂購可按此!

新加坡朋友訂購可按此!

馬來西亞朋友訂購可按此

澳洲朋友訂購可按此!

其他國家朋友訂購可按此!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