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爾蘭生活了數個年頭,又回到瑞典,回到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記得剛來愛爾蘭時,很多地方不適應,心底裡抱怨很多。當時寫了一篇網誌:我眼中的愛爾蘭。數年後,或者經歷多了,比較過程少了份偏見。要比較,有很多方面可以比較,先由帶孩子的角度出發吧!
Öppna Förskola VS baby book club

瑞典有Öppna Förskola (open preschool),讓0至5歲小朋友在家長陪同下參與。我得知有這樣的學前班,興奮的告訴K先生,並在日曆上寫上雪B上學的時間表。十分期待雪B上學可以認識新朋友!
入屋脫鞋,是瑞典人的規矩。這學校也一樣,大人小孩都不會穿鞋進內。這實在令我太放心雪B亂爬亂滾了!在愛爾蘭的baby book club或baby cafe,大人小孩都穿著鞋走來走去,甚至踩在地毯上!我初初看到眼癱了!其實很多愛爾蘭人甚至會穿街外鞋在自己屋企走來走去(即使是地毯!)有一次,家中出現漏水問題,請來一位專門處理屋頂漏水的人。對方按門鐘,我開門時,跟他說:Would you mind putting on this shoes cover? I have a baby crawling… “對方一句"No, I will not do it for anyone!" 關門走回車上…… 他這反應令我大為震驚!我追出去,他在車上跟我說,他在家也是穿鞋的,地板仍然像皇宮一樣"spotless"。(事情發展:他沒有入屋,我拍照讓他了解漏水位置,然後他爬上屋頂處理。)Anyway提外話訴苦完了,回到瑞典入屋脫鞋這文化,我真的真的覺得很舒服!
第一天上學,老師在門口歡迎我和雪B。當然她是說瑞典文啦!為了快點融入,我用盡腦汁,把擱置了4年且很有限的瑞典文都搬到咀邊,說得一舊舊!哈哈!至少,在當地人眼裡,會欣賞我的努力吧!(關於語言,我堅持與雪B說廣東話,我的母語。反正小孩子學語言可以很快的,不怕將來不能與人溝通!)
學前班9點開始,家長可以帶小朋友進去玩。10點,有唱歌時間。瑞典兒歌,有其民謠風格,旋律很獨特。(回家我上youtube不停聽,聽兒歌學瑞典文,哈哈!)唱歌環節前,老師請所有家長幫忙清空地上玩具,然後大家圍圈坐下。小朋友都坐在爸媽腿上。老師拿著大袋,每唱一首歌前,都會抽袋內的物件,然後唱相關的歌。這一做法非常好,可以吸引小朋友目光,大家都望著老師。
一眾爸媽都很合作,一起唱歌,一起做動作。但在小朋友自由玩耍時,各爸媽都只是與自己小朋友互動,少主動跟其他人聊天。他們都很有北歐的內斂特性。
這與我在愛爾蘭的baby book club或baby cafe有極大分別!在愛爾蘭,大家都抱著讓孩子自己玩的心態,然後媽媽可以放鬆一下,與其他媽媽閒聊。因為這些活動,我認識了幾位媽媽朋友。
在這頗有距離感的親子活動,令我大感陌生,很不習慣。

另外值得一提的,瑞典爸爸帶孩子十分普遍的。不論在公園或是öppna förskola,爸爸佔的比例幾乎是一半。相反,愛爾蘭一般都只見媽媽帶孩子去玩,很少見爸爸。(與香港一樣吧!)
瑞典這國家,非常重視男女平等。湊孩子這事,當然也是爸媽平均分擔了啦!瑞典有薪parental leave是480天,爸媽平均有240天可以在家帶孩子。有政府這樣體貼的政策,帶孩子少了很多壓力!慶幸K先生享有這福利,我在帶孩子路上,有戰友幫忙!
愛爾蘭呢?爸爸的有薪假期是2星期的 paternity leave和7星期的 parent’s leave。也有無薪的26星期parental leave。不過很多人手停則口停,哪可以放這麼多無薪假期?而媽媽則有26星期的有薪產假及16周星期的無薪產假,我都放盡了照顧BB永遠優先!
*愛爾蘭的農場待我很好,得知我會在瑞典一段時間,也沒有趕我走的意思!哈哈!現在,全職媽媽在家網上工作,繼續旅居人生。